和我预计的一样,在写完那种正能量回答后,得分肯定是高的,几个少数的傻X也会跳出来说:“没干货啊”,“鸡汤意淫文”,“这TM和设计有什么关系”。其实我是一个靠负能量驱动的人,正能量对我的作用不大,上一篇回答的基本是见闻,这篇我就说点和设计具体相关的,也有一些真实案例,看完你们不要绝望哈。
(以下答案不考虑得罪人的情况,说的有点直白,二逼们不要着急往前拱)
一、设计师的作品质量
设计师的作品质量不是由设计师控制的,特别是在中国大陆,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,更是一个说客,产品经理,销售,甚至是老板。因为你面对是一群基本没受过什么设计教育的用户,一群不是干销售(设计在他们眼里是成本和利润)就是干研发出身(设计在他们眼里是稳定和技术实现性)的客户,你没有三头六臂,就只能把自己YY的作品发到一些设计论坛赚几个赞,到头来你的职位,工资,社会影响力一点都没进步。
好的设计作品在我看来有三点就够了:能帮助公司和客户赚钱,实用并且改善生活品质,好用且漂亮。所以基本上甲方(各大互联网公司等)的设计师是有一些优势的,第一点和第二点可能老板和产品经理就帮你想了,你就专心做好第三点;做乙方(设计咨询公司等)的设计师就困难一些,因为他们要沟通和提案,提案这件事在中国绝对是设计行业里面最反人类的事情。甲方和乙方有不同的游戏规则,而且双方往往隔阂很大。
案例1:我刚开始做设计时就是跟着销售一起去甲方公司提案的,05年时做一个印度手机的客户,过程中各种推导,验证设计的合理性,但是提案中GUI界面做了N套配色方案,客户就是不满意,最后我从印度的国旗上面取色做了一套色板,客户终于没话说了。大多数情况下,设计师就是要对付这种奇葩的事情,你的应对方式更聪明一点,更看上去合理一些,你的胜算就大一些。
案例2:04年时我曾参与某Y设计师一起做过深圳某知名shopping mall的环境标识设计提案,两个通宵干出了提案,组成如下:提案文档结构是某香港知名设计师的飞机稿,内容是请的一个4A的文案组织的,提案人是一个4A的高级AE,她的问答和过程编排直接参考的是之前给澳洲一个客户的提案,我们设计元素的风格是参考日本某设计公司的环境方案,做了大量“本地化修改”,Y设计师还泡了客户公司的市场经理MM,这笔做完后,立即分手随后去了国外留学。。。。现在是某知名归国著名设计师。
所以现在一有人给我谈什么作品质量,我就呵呵,觉得牛B是因为你看得不够多,如果足够多(记性又好),任何作品都有存在过的影子,这个年头设计的门槛低,就是大家都不关注本质问题,都去关注画面感,画面感其实是最容易的事情。
结论:设计师想问题,特别是解决设计问题,最好从商业和客户销售问题出发,这是现实游戏规则,特别在目前的中国,能卖的设计虽然从专业上说未必上流,但绝不出错;实用主义出发,做对中国人有用的东西 -- 拿奖很重要吗?出名很重要吗?出了名再给小朋友们装逼很重要吗?都很重要,这都不让干,还让不让人活?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少写东西发出来,因为根本就没用,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一个低智商社会,在这种社会中抓紧时间站着把钱挣了。最后,特别重要的一点,就是作品要漂亮,不漂亮的东西是不被忍受的,哪怕你真正解决了问题,注意中国人最重要的就是面子。
二、设计的技巧和方法
目前国内UX圈子分为两个派别:土生土长草根派,海外归来渗透派。两个派别各自有自己报团的行业协会,我不说你们google一下全有,不巧的是,这两个派别的人我都有接触,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,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颖别致的,无非是:
1. 草根派: 和公司绑到一起干,用研方法要不拘一格,成熟的方法论仍然有效,但在不同环境中偶尔会失真,比如你去上海的陆家嘴做街坊,和到惠州的工厂里面做街坊,同样答案的用词就不同,这个词在中国的语境里面究竟是什么真实用意,就需要用研去深入分析。中国的用户很奇怪,大是大非问题上针锋相对,小善小恶上又抱团互相取暖,在做互联网产品时尤其要考虑这点;交互设计呢,基本都是老板和产品经理的天下,一个任务流设计都已经渗透到战略要求,竞品对标,数据分析的层面了,说实话交互也就只能做做页面跳转和易用性优化,在起步就异常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领域更是如此,否则现在也不会提什么微交互的概念,就是因为事情被行业马太效应弄得没法发挥了,优秀的交互设计师能做的就是让老板和产品经理不要犯浑,如果他们真的犯浑了你的设计能让产品不要丢分太严重;视觉设计处在尴尬的位置,大家都很容易把这个当作最后的“设计”,实际上成熟产品中,视觉能控制的部分微乎其微,但是也得拼了命的精致呀,否则奖金哪里来,所以dribbble这样的社区才火了,优秀的视觉设计这个话题可以开一个问题再问吧,好玩的东西太多了。
2. 海外派:读过洋墨水的确实是不一样的,各种方法论和案例积累很多,似乎有一些也是不错的设计原则可以参考,不过从我目前看到的,以及自己出去访问得到的结果就是,这些设计方法和原则除了帮助一些国外专家更好的卖书(现在翻译老外的书也卖得不错)以外,在中国的行业环境中能落地的几乎没有。
以Jeff Sauro(Measuring Usability: Quantitative Usability, Statistics and Six-Sigma)为例,这哥们可是设计师自我营销的绝佳案例,他的方法论和调研统计工具其实是花了很多心思的,也很专业,你们是想用这种东西为你的公司服务吗?那么我恭喜你,年底的考核C是妥妥的。
这些海外背景回来的大部分设计师,我的观察是,他们大部分都在做咨询公司,在企业内部任职的只有那种快速熟悉并调整为中国市场视角的人,很多背景牛B然后被公司老板开掉的海了去了。
所以你说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?是对市场,用户,企业本身深入的了解,并且把这些了解在资源合适的时候转化成产品,这才是设计的技巧。
如果是对某个用研方法,交互设计的工具,视觉设计的软件技巧感兴趣,可以再开问题交流。不过常年停留在这种“设计师应该思考设计师的问题”的人,我的建议是,你拿好你的工资,不要给公司添乱,不要老在网上喷人,这就是你最大的贡献。
三、变成顶级设计师?
案例1:某M设计师,高中逃课玩游戏给某游戏杂志供稿,学校各种设计软件只是为了群发的情书好看一些,大学没考上,老爸把他送到国外读了几年,然后自己学了语言考上了一个二流设计学校,回国暑假期间老爹给找了一个实习工作,帮某国企设计内部系统页面,月薪9000,2004年时他使用的做设计的PC配置价值80000人民币,现在是某知名公司设计总监(费了牛劲隐藏了很多信息,希望不被人肉)
案例2:某E设计师,高中逃课打游戏,没钱了去印刷小店打零工,学习了ps,后一路打工,辗转各种设计公司积累经验,作品优秀,人品一流,也创业过,但以分赃不均告吹,现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设计师
两种道路,你觉得哪种更容易变成顶级设计师?或者两种都不是?我真的很奇怪,我们大多数人,其实就是普通人而已,做好工作,养好家,做一点自己和别人满意的作品就可以了,为什么一定要做顶级的?一定要比别人好?一定要嫉妒,贬低比自己好的人?都TM是自卑作祟,我这么说吧,就我看到目前国内(中国大陆境内)UX设计圈的现状,白手起家屌丝逆袭的故事没有,一个都没有。我们都是在做着自认为牛B的事情,真正顶级的人已经深藏功与名了,最多看到知乎这些帖子时,心里默念一句:年轻人还是精力好呀。
以上三条都是喷点,请各位喷友随意发挥,我也不做什么回复,知乎是个好平台,各种声音都有,我觉得这也是好的设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正能量篇分割线 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原始回答
我不是顶级设计师(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才叫顶级),即使见过的一些顶级(知名or优秀)设计师也因为交流不深入,无法评价。但是我勉强可以回答优秀的设计师,和普通的设计师(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的普通设计师只是认识他/她的人少一点,OK?),没有什么共性(问题中的假设是不成立的,你可以假设的是大家都在做设计,好像做出来的设计也差不多?),一毛钱都没有,否则何来的差距?
”普通的设计师都是差不多的,优秀的设计师各有各的优秀“(没有取样范围的比较,很难回答得更精确),为节约时间和篇幅,我只说一些我认识的,应该没有争议的国内优秀设计师的见闻,该回答没有一一问过他们意见,所以会隐去名字和公司;这些只是我的观察和交流所得,他们也许还有另外一面我不知道,所以不要神化这些见闻。
另外,我不认为你同样去这么实践了就一定可以变得”优秀“,人是有智力,体力,性格,家庭,教育各种因素差别的,承认差距同时做得比现在好一些就是大造化。
一、这些优秀的设计师首先是热爱和专注,很虚是吧?我们看案例,某X设计师初中开始玩3DS DOS版,一直热爱并坚持,期间经历逃学,休学,创业失败等各种阻碍,现在仍然在做这件事,之前做到某国际游戏大牌公司亚洲区角色建模组leader,他可以花2年时间不断修改一个模型,直到这个模型的每条布线都接近于均等的完美,在强压力的工作任务下,还能坚持学习到每天凌晨,再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做成教学分享,这种看上去偏执的专注,其实是很多设计师都缺乏的,一个作品改3次可以,改5次就撇嘴,改7次就骂娘,改上10次就差对老板人身伤害了。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,确实推敲和打磨是必要的过程,能够心平气和,保持专注的不断改进作品质量的人,实在不多。另外,很多设计师都说自己爱设计,我看到的大部分人都不够爱,只是有一点点爱而已。
二、优秀设计师懂得同理心,尊重人。思考的方式决定了设计的品质,普通设计师看到的是需求、工作量和KPI,优秀设计师看到的是产品和人之间的隔阂,每个需求背后的那些想法的矛盾,以及”我“在这个上下游中间的定位。他们会用UCD的方法处理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,这些人绝不是我们平时看起来的”死美工“和”线框仔“。某W设计师(女孩子)会在团队交流时询问别人的工作习惯,然后调整自己使用的文档工具,PSD图层命名习惯,甚至会帮助程序员寻找可复用的界面代码一起高效的完成原型开发,最让我吃惊的是,她下班后会把桌面的纸笔模版等都放整齐收到一起,因为每天要用都要拿出来这样很不方便,我问为什么的时候,她说:”每天早上公司的阿姨都会打扫,我把东西收起来,她们打扫也方便一些“,这事是不是和设计无关?但这事和细节,同理心有关,不重视这些的设计师,并且还取笑这种行为的,你们感受一下。
三、可贵的是谦卑,不断寻找进步空间,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考,从理念到落地的手段。中国大部分地区是没有创新环境的,这个你们都认可把?不过我不谈环境什么的原因,虽然这个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秀设计师的孵化和成长。我所见过的为数不多的优秀设计师,他们首先是很谦卑的,即使自己在视觉设计上已经很突出了,也在反问自己是否能提高一些交互设计的能力,是否能更多的接触用户研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,这些都是自发的。某L设计师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大概是这样(和我还挺像的):早上8:30起床,晚上1:00-2:00睡觉,每天200-300篇行业新闻或产品数据分析,每天深入读10-15篇专业方面文章,不错的evernote笔记同步之,上知乎30分钟,工作随时随地处理,会议尽量控制,每周练习1-2个想法(有可能是交互,有可能是视觉),定期写文章(但不一定发)。。。每天坚持,永远把自己当成小学生,不要有”我好像已经是一个优秀设计师“的自我满足,抓住一切获取信息,丰富想法的机会,合理管理好时间(严格控制自己刷微博,看朋友圈,QQ闲聊等时间),这就是全部,没有秘籍。
四、在一个好的平台,合适的机会把你的能力展示到最好。世界是有偶然性的,你改变了主观,但不能改变客观,那些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人都是耍流氓,你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,就要为优秀的客户,优秀的公司服务,或者自己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,没有成功的产品,就不会有牛逼的设计师。我在多看发布的《闲言碎语》说了很多细节的话题,都和这个问题有关,题主可以看看,不是软广,是我写过的东西,不想再敲一遍。
最后,优秀的设计师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设计方法,也没有超级的设计武器,都是人和人的性格,习惯,敬业程度,责任心的差别,当你慢慢积累,变成熟(老?)的同时还在设计圈活跃的话,这些品质就会转化成你的格局,气场,个人魅力。